
7月27日,经济管理系“寻访苗族文化 领略民族风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宣老师带队、施秉县人力局副局潘霞的陪同下走进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拜访非遗传承人,探寻了施秉县苗族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道”文化、苗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现状,受到了相关传承人的热情接待。

实践团首先走进位于施秉县杨柳塘镇中垮苗寨里的“刻道”博物馆,小小的屋子里却装满了“刻道”文化的相关书籍、刻道棒等,传承人潘家相老先生详细介绍了“刻道”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表达了对传承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心情,并与实践团共同探讨了就目前“刻道”文化现状下的传承发展之路。之后,实践团走进施秉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绣的非遗传承基地,参观欣赏了苗族手工制作的银饰与服饰,领略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与苗绣的美轮美奂、精致。同时,实践团深入产业小街进一步探寻非遗文化发展现状,领略苗族手工艺品的风情。

通过苗族非遗传承基地的考察调研,实践团初步了解了苗族“刻道”文化、苗绣、银饰锻制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现状,既体味到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深知青年传承优秀传统的重担。下一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贵州黔东南地区其他苗寨,寻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丰富实践报告。
(文/武慧君 宣艳秧,图/武慧君)